2022-12-15 21:24:00
“美投资500亿美元,希望重振芯片制造行业,这是徒劳的举动。”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接受采访时,公开喊话老美。“在美决定‘去工业化’的那一刻,胜负就已经分了。”
近年来,美嗅到了危机。一直在琢磨怎么卡别人脖子的美,在芯片领域其实也被人“卡着脖子”。在手机、精密仪器、远程打击设备等领域,美有近92%的芯片依赖台积电代工。除此之外、苹果、高通、英伟达等知名企业,都躺在了台积电的背上。
美手中握着台积电的核心技术,但优势并没有想象中这么明显。因为台积电急眼了,大家也都会“鱼死网破”,美企的高端芯片由谁来供货呢?美早就失去了自给自足的能力。
德州仪器的落寞
1990年后,美没有再建立新的芯片工厂,德州仪器、英特尔这些老前辈,成了美为数不多的牌面。可是这些老牌厂商的日子也没有好过到哪里去。
德州仪器虽然在芯片制造方面是“老资格”,但是早就退出了顶尖半导体厂商行列。PC时代、德州仪器冲击PC处理器,结果失败了,输给了如日中天的英特尔。移动设备时代,德州仪器冲击EUV芯片,结果也失败了,输给了后起之秀高通。
冲击高端接连失败的德州仪器,把主要的目光放在了工业芯片的生产研发方面,目前德州仪器的生产的主要产品集中在28nm以下的中低端芯片。
英特尔失去霸主地位
英特尔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,从2014年到2019年,英特尔用了5年14nm芯片,才研制出10nm芯片。如今又是3年过去了,台积电、三星都在冲击3nm技术了,可英特尔还没摸到7nm的门槛,英特尔不仅被反超了而且差距越来越大。
事实上,责任不能完全归咎于英特尔。美对芯片制造业的态度,决定了这个产业在美的落寞。没开始推行“去工业化”之后,大大小小的当地芯片工厂都受到了阻碍。原本芯片制造业就是一个极其消耗研发成本的行业,相关部门不仅不给予支持,甚至为了去工业化,对工厂征收重税。
如此费力不讨好的情况下,英特尔也渐渐放缓了对于芯片代工技术的研究,其也慢慢失去了芯片霸主的地位,被台积电和三星赶上。
美有意“立新王”,但是囊中羞涩
从1990年到2020年,被外媒称之为“美半导体制造业没落的开始”。这话并不是没有道理。
这30年中,中国建立了32座半导体超级工厂,全球其他国家只建立了24家超级工厂,而美建立的新工厂数量为0,这是个令人惊讶的数字,但这是事实。美在半导体制造业上一直在“吃老本”。而美想要扳回劣势,靠500亿美元的投资,是远远不够的。
没有“新玩家”的入场,美想到破局方法是扶持英特尔复兴。美希望通过技术和资金扶持,让英特尔战胜台积电重夺“世界第一”的位置。“白房子”和英特尔决定在俄亥俄州建立一座超级芯片工厂,用于生产先进制程芯片。
可今年1月英特尔就选好了工厂地址,至今工厂还没有动工,英特尔甚至宣布将无限期延迟工厂动工时间,原因很简单——钱没到账。这座工厂的建造成本超过1000亿美元,此前“白房子”承诺将为英特尔提供520亿美元的补贴。
但其实这个承诺从一开始,就是“白房子”画的大饼。之前提到美给复兴芯片制造业的所有补贴预算只有500亿美元,现在英特尔一家就直接透支了,这说明“白房子”囊中羞涩,掏不起这么多钱。有英特尔也不是省油的灯,不给钱坚决不动工,于是双方至今还在僵持。
32:0!美骑虎难下
美这几年搞封锁,花了太多钱。拆华为、中兴基站要补贴,建新基站要补贴,研发5G要补贴。尽管美兜里钱多,也经不起这么掏啊,于是只能先给企业们开“空头支票”。
美进行封锁的时候,想的速战速决,一次性把华为、中兴等中企打垮。可是事实并没有朝着美想象中的方向发展,华为将美拖入了“持久战”之中,而这也是美困境的开始。以华为为首的中企拖住了美,美每一次封锁都要继续掏钱,这让美没有多余资金去补贴国内芯片厂商崛起,而咱们国内却不仅仅只有华为、中兴。现在国内越来越多芯片企业拔地而起,充分利用华为等企业争取来的发展空间。
这也就是形成“32:0”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——持久战中,美被中企拖死,并逐渐力不从心。现在的美有些骑虎难下,继续封锁的话意味着还要继续掏钱,这无疑是自己给自己施压,可如果不继续封锁,前面的努力就功亏一篑了。更令美焦虑的是,已有无数中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,一一封堵对于美来说,压力实在是太大了。
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元凶无疑是美自己,这可能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吧。(霍浩)
32比0!芯片局势将迎来逆转?美的“口袋”要被掏空了
32比0!美“老本”快吃完了